6月11日下午,2024星星年度詩歌獎頒獎典禮在成都文理學院舉行,陳先發、孫曉婭、王珊珊分別獲得年度詩人獎、年度詩評家獎、年度大學生詩人獎。各獎項由《星星》詩刊組織專家從2024年度公開發表的中國詩歌優秀文本和詩歌理論專著中評選而出,三位獲獎者中,既有成名已久的資深詩人,也有詩歌理論研究的中堅力量,還有詩壇的新銳。
陳先發的組詩《現象是有限的光源》在頒獎詞中被評價為“漢語新詩寫作提供‘完美的視角’”。
陳先發表示:“對我來說,詩歌是生存意志和生命情感的永恒載體,也是人類永不枯竭之探索精神的有力見證。”他提到,詩產生于個體生命經驗與自然、與歷史、與自我、與語言的多重對話關系之中,但在人的內在詩性轉化為文字的同一瞬間,詩也會立刻觸碰到語言自身的局限性。他認為,對這種有限性的凝視,以及必然隨之而生的超越之愿望,是詩歌最為本質的核心。
陳先發獲年度詩人獎
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孫曉婭的《中國女性詩歌史(當代卷)》在多元文化場域中,以其敏銳的洞察力與恢弘的學術視野,鐫刻了一部當代中國女性詩歌圖譜。
孫曉婭表示,詩歌批評是“溢出”詩歌的在場,優秀的詩歌批評來源于真誠無偽的寫作姿態,“我提出在場詩學,旨在強化批評者的主觀能動性和介入性,提升批評效力,對現象和創作做出深入靈動且前瞻性的判斷,賦予詩歌無限的闡釋機會。”
孫曉婭(中)獲年度詩評家獎
95后詩人王珊珊,獲獎的組詩《動靜之間》,表達了她對逝去親人的懷念,她的創作如同語言壘成的建筑,沉穩而堅實,被點評為“在生死與動靜之間,通過對立的力量揉出生活的真實,呈現富有張力的詩歌質地”。王珊珊的碩士和博士攻讀的都是計算機科學專業,她說:“詩歌是我的精神故鄉,我將永遠忠實于詩歌,希望用冰冷的代碼,翻譯出溫暖的詩意,讓詩歌自由地穿越語言的壁壘,抵達每一個渴望美的靈魂。”
王珊珊(中)獲年度大學生詩人獎
除此之外,現場還同時為第四屆“文理杯”詩歌作品大賽詩歌創作組、詩歌朗誦組、詩歌鑒賞組獲獎作品頒發了獎項。
紅星新聞記者 毛渝川 任宏偉 編輯 蘇靜
(下載紅星新聞,報料有獎!)
標題:2024星星年度詩歌獎揭曉,陳先發、孫曉婭、王珊珊獲獎
地址:http://www.sme-os.com/xiwanji/28534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