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來,隨著“AI洗頭”的概念在社交平臺上悄然興起,多家機構相繼宣布推出AI洗頭服務,即用智能設備AI洗頭機取代人工,為消費者完成洗發、按摩、烘干等智能化洗頭服務。然而,在親身體驗后,不少消費者反映,商家利用AI的噱頭實則就是自動化洗頭,其中存在諸多貓膩……
AI洗頭真香?消費者體驗后觀點不一
法治網記者在美團平臺上搜索AI洗頭,發現多家店鋪提供AI洗頭服務,其基礎價多為9.9元、18.8元、18.9元,包含洗頭、吹頭服務,部分店鋪還有按摩服務。
以一家名叫“發小咖AI洗頭吧”的店鋪為例,價值9.9元的AI洗頭服務,包括頭皮發質檢測、AI智能健康洗頭、全身按摩、營養產品涂抹、智能吹干等。此外,其還提供一些套餐服務。
點開該店鋪的評論區發現,其好評多稱其價格實惠、有新奇科技感,如“AI洗頭,一種充滿科技感的洗頭方式”“全自動的AI洗頭機,不用人工,還帶按摩”“科技感滿滿”……差評則多為洗不干凈、不專業,如“洗完打結”“一般,沒有洗頭店專業”“就是用水沖一下而已,一點也洗不干凈”“這個AI洗頭,簡直是智商稅啊”……
網友momo發的經驗帖稱,“一進店,科技感十足的洗頭設備直接抓住眼球,店員會先檢測頭皮狀況,再根據發質選洗發模式,躺上去后機器通過紅外感應定位,多角度噴水,洗發水護發素自動擠出,最后是負離子吹風機吹干,一套流程大概13分鐘,價格很美麗,最低只要9.9元,但是沒有人工洗頭抓撓的爽感,而且機器聲音有點大,適合簡單洗個頭,追求效率的人。”
還有一個賬號名為“尼尼吃玩廣州”的博主,發布了一段AI洗頭體驗視頻。對于AI洗頭的效果,該博主對記者表示,“洗頭效果比較一般,基本就是靠水沖,雖然會洗好幾遍,但是沖力畢竟有限,跟用人手抓相差很遠,然后洗完后感覺也沒有很柔順。不會再次光顧,就是嘗個鮮。”此外,該博主還表示,這種洗頭形式比較新穎,但噱頭大于實際,感覺更像是商家為吸引顧客炒作的概念,沒看出有太多AI元素的介入。
AI洗頭機成本低效率高?
法治網記者注意到,近期,AI洗頭發展迅速,連鎖店鋪眾多,如LADYN蕾蕾安、天時儷AI花漾養發館、美淘喵·造型美發沙龍等,主要分布在廣州、深圳、杭州等地區,其中發展較為成熟的店鋪代表是上文提到的“發小咖AI洗頭吧”以及天時儷AI花漾養發館。
其中,天時儷AI花漾頭療館提供貨源服務——即AI洗頭機。記者在抖音App與其客服表明有購買意圖后,對方表示陳經理會添加微信聯系。
圖源:抖音聊天記錄
在咨詢AI洗頭機時,陳經理稱,這個AI頭療洗頭機是目前市場上功能最齊全的,一機四用,包括AI科學洗發、頭療、熏蒸以及全身按摩。除了洗頭的效果,機器內置經絡按摩刷頭、遠紅外理療燈等,能消炎殺菌,疏通七大經絡。陳經理還發來視頻及圖片,大力推薦這款AI洗頭機。
圖源:微信聊天記錄
陳經理聲稱,該款一機四用的AI洗頭機價值16800元(不含洗護產品),保修兩年,兩年內有問題上門維修。
記者問及其他款式時,陳經理回復:“這款機器最齊全,熏蒸、水療、中藥湯、姜療、身體按摩都包含,單純的只洗頭沒多大作用。”
對于成本問題,陳經理透露,該AI洗頭機效率高,一天能服務20個人左右。“其實,洗個頭成本很低,單純洗個頭就一塊多水費電費。”
圖源:微信聊天記錄
陳經理還介紹,其總部就在廣州,全層1000多平,有直營店、機器展廳、頭療培訓課,并邀請線下體驗。
AI概念濫用或涉嫌虛假宣傳
記者調查中發現,目前很多消費者和廠商并不十分清楚何為AI洗頭,也分不清AI與自動化的區別,而主打AI洗頭的店鋪大力宣稱自己的AI屬性,存在模糊AI概念的嫌疑。
在記者提出AI技術的問題后,發小咖AI洗頭吧客服發來一段視頻,視頻標題為“AI應用結合連鎖創新不斷,三點判斷該不該逞AI概念”,視頻開頭即“現在連線下的服務業都學會用AI的概念去重構它的生態了”,而后客服表示其頭皮檢測以及洗頭過程都能稱為AI,“我們這個就是AI智能系統,不管我們的AI到底有百分之百還是百分之五十,只要有百分之十,他都算AI”,客服說。
當記者詢問如何處理顧客投訴問題時,客服稱,“我們店沒有投訴。”
對此,北京郵電大學人機交互與認知實驗室主任劉偉分析,目前市面上所謂的“AI洗頭”宣傳存在誤導性,其所謂的“AI洗頭機”大多只是自動化設備,并非真正的AI技術。AI的核心在于具備學習能力、自主決策和適應性,而這些設備大多只是通過預設程序完成洗頭、按摩等固定動作,無法根據個體差異進行智能調整。
劉偉表示,商家宣傳的“疏通經絡”“消炎殺菌”等功能,缺乏科學依據,更多是營銷噱頭。如經絡按摩需要專業手法和經驗,而機器僅能通過預設動作進行簡單按摩,無法達到中醫理療的效果。遠紅外理療燈雖有一定作用,但宣傳的“消炎殺菌”功能也未經過權威認證。因此,所謂的“AI洗頭”更多是自動化技術的應用,而非真正的智能。消費者在選擇時需保持理性,避免被概念誤導。商家應如實宣傳設備功能,避免夸大其詞,以維護市場誠信。
《法治日報》律師專家庫成員、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風和律師也認為,AI洗頭與AI關聯性不大,實際上更像是自動化或程序化的洗頭服務,并不屬于真正的人工智能應用。如果這個廠商以現有的這種方式去宣傳AI洗頭的話,有涉嫌虛假宣傳的嫌疑。
《法治日報》律師專家庫成員、康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茍博程律師表示,根據中央網信辦“清朗·整治AI技術濫用”專項行動要求,未履行備案程序的AI產品或服務、夸大技術功能均屬于重點整治對象。若設備僅實現自動化功能卻標注為“AI”,涉嫌違反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》中“真實、準確”的宣傳原則,可能被認定為誤導消費者。
“通過技術透明化、科學宣傳和合規管理,商家既能規避法律風險,也能建立消費者信任,推動行業良性發展。”茍博程說。
原標題:《9.9元的AI洗頭,是黑科技還是智商稅?》
欄目主編:張武 文字編輯:程沛 題圖來源:上觀題圖
來源:作者:法治網
標題:9.9元的AI洗頭,是黑科技還是智商稅?
地址:http://www.sme-os.com/xiaodugui/28785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