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你是否常常被耳朵癢的問題所困擾?耳朵癢不僅讓人感到不適,還可能影響我們的聽力和生活質量。其實,耳朵癢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,而正確的護耳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有效預防和緩解這一煩惱。

耳朵癢的常見原因

耳垢堆積

耳垢,是耳道自然分泌的物質,適量的耳垢能對耳道起到潤滑與保護作用。然而,當耳垢分泌過量或者因耳道狹窄、彎曲等原因導致排出受阻時,就會逐漸堆積在耳道內,極易出現耳垢栓塞并伴隨瘙癢。

皮膚干燥

耳道皮膚與身體其他部位皮膚一樣,在干燥環境下容易水分流失。尤其在氣候干燥的季節,如秋冬時節,或者長時間處于空調、暖氣環境中,耳道皮膚的保濕能力受到挑戰,常常能看到耳朵周圍皮膚會出現細小的裂紋。

外耳道濕疹

外耳道濕疹是一種較為棘手的耳部皮膚病癥,多與過敏因素密切相關。像食用了某些易過敏食物,如芒果、海鮮等,或者接觸到花粉、動物毛發、塵螨等過敏原后,耳道皮膚會發生過敏反應,出現紅斑、丘疹、水皰等,伴有劇烈瘙癢。

真菌感染

當耳道環境變得溫暖潮濕時,如在游泳后耳道進水未及時清理干凈,就為真菌的滋生提供了絕佳條件。真菌性外耳道炎一旦發作,耳朵會奇癢無比,猶如有無數小蟲子在耳道內爬行。同時,還可能出現耳鳴、聽力下降、耳道堵塞感等癥狀,嚴重影響生活質量。

不良習慣

頻繁挖耳堪稱耳朵健康的一大“殺手”。很多人在感到耳朵稍有不適時就習慣性地用挖耳勺、棉簽等工具掏耳朵,殊不知,這樣過度的刺激會破壞耳道內原本脆弱的皮膚屏障。耳道皮膚受到刺激后,會加速耳垢的分泌,從而陷入越挖越癢、越癢越挖的惡性循環。而且,若使用的挖耳工具未經清潔消毒,上面攜帶的細菌、真菌等微生物就會趁機侵入耳道,引發感染,進一步加重耳朵瘙癢的癥狀。

如何護耳

耳垢清理有訣竅

大多數情況下,耳道具有自潔功能,耳垢會在我們日常的咀嚼、吞咽、說話等動作的帶動下,緩慢地向耳道外移動并自行排出。所以,無需頻繁地刻意清理耳垢。但如果耳垢較多已影響到聽力或者引起明顯不適時,可以采用一些溫和且安全的方法進行清理。

千萬不能用棉簽深入耳道內部盲目地用力擦拭,因為棉簽的棉絮容易殘留在耳道內,而且這種操作可能會將耳垢進一步推向耳道深處,嚴重時甚至可能損傷鼓膜。

保濕工作不能少

在干燥的環境中,可以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,減少耳道皮膚水分的流失。特別是在冬季室內供暖期間,空氣濕度往往較低,使用加濕器能夠有效緩解耳部干燥瘙癢的癥狀。

濕疹預防

對于有過敏史的人群,預防外耳道濕疹的關鍵在于避免接觸過敏原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過敏原,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如牛奶、雞蛋、魚蝦等,應盡量避免食用。在花粉傳播的季節,如春季,盡量減少外出時間,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濃度較高的時候。若必須外出,應佩戴口罩、帽子等防護用品,減少花粉與皮膚和呼吸道的接觸。對于動物毛發過敏者,應避免與寵物過于親密接觸,定期清潔家中的灰塵和毛發,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衛生。

防止真菌感染

不要用手指或其他物品用力挖耳,以免損傷耳道皮膚,增加感染的風險。避免與他人共用挖耳工具、耳機等可能接觸耳部的物品,防止交叉感染。定期對自己的挖耳工具進行清潔和消毒,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后晾干備用。

改掉不良挖耳習慣

盡量減少挖耳的頻率,如果耳朵實在癢,可以輕輕按壓耳屏(耳朵前面的小凸起),或者用手指在耳朵周圍輕輕按摩,以緩解瘙癢感。

如果確實需要清理耳垢,一定要使用清潔衛生的挖耳工具。動作要輕柔、緩慢,避免過度用力。對于那些耳垢栓塞較為嚴重或者耳部已經存在其他疾病的患者,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耳部清理,以確保安全有效。

來源: 健康吉林12320

標題:耳朵總是癢癢癢 這些護耳方法要記住

地址:http://www.sme-os.com/reshuiqi/519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