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假期結束,不少人卻感到焦慮、失眠、疲乏、情緒低落,甚至心慌胸悶,這就是“節后綜合征”。這種現象是長假后常見的身心反應,假期作息紊亂、過度沉溺手機、飲食不規律等都是誘因。調整方法包括規律作息、放松身心、減少電子產品使用等。了解這些,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節后不適,快速回歸正常生活。一起來看↓

開工第一天,如何避免“節后綜合征”?

01

想到上班就煩躁?

可能是節后綜合征

假期結束后,你有沒有不想上班、不想上學、不想起床?

突然從“假期模式”切換到“工作模式”,不太適應是正常的。長假后,出現失眠、疲乏無力、精力不集中、情緒不太好,甚至有些人會感覺心慌胸悶,從而影響工作和生活,這就是“節后綜合征”。

哪些因素會導致“節后綜合征”?專家提示,如果出現下面幾種表現,就需要引起注意了。

睡眠紊亂。假期期間,身體缺乏充足的休息,人體生物鐘被打亂,睡眠紊亂就會找上門。

沉溺手機。假期長時間刷手機,不僅會過度依賴手機,還會因長期低頭或久坐,引發頭疼、頸痛、腰背痛等不適。

疲勞焦慮。節后可能會出現抑郁、煩悶等心理問題,還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、精神緊張、疲乏無力等情況。

腸胃紊亂。假日里大吃大喝過后,有人可能會出現胃負擔重、消化不良,導致腹脹、腹痛、惡心、腹瀉等。

02

面對“節后綜合征”,如何調整?

有“節后綜合征”也不必太擔心。從醫學角度來講,“節后綜合征”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病癥。

關于調整,首先要調整作息。很多人節假日會熬夜,再加上路途奔波,生物鐘完全被打亂,節后要及時調整作息,不在床上玩手機,盡可能在11點以前入睡,定好鬧鐘,早睡早起。

其次,要制定工作計劃。節后剛開始上手工作,可以嘗試量化自己的工作安排,分解大任務為小目標,設定完成時限,循序漸進,先易后難,不僅讓工作更具可控性,也降低了挑戰的壓力感。

此外,還要清清腸胃。節后飲食可以適當減少肉類的攝入,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,盡可能多吃一些新鮮蔬果,讓我們塞滿大魚大肉的腸胃歇一歇,得到充分休息與調整。

另外,還要做做運動。適當的鍛煉保持身體的活力,不僅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,還能緩解“節后綜合征”帶來的疲勞感。

最后,要調整心態。在回到工作狀態的過程中,避免陷入消極情緒的泥沼,可以嘗試與同事多交流分享假期趣聞,不僅能緩解孤獨感,讓整個適應過程更加愉快,正面的交流還有助于建立團隊合作氛圍,讓工作氛圍更加輕松活潑。

開工第一天,如何避免“節后綜合征”?

綜合丨央視網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

來源: 文匯報

標題:開工第一天,如何避免“節后綜合征”?

地址:http://www.sme-os.com/kaoxiang/880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