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歲的張阿姨剛辦理完退休手續,準備開啟一段新的人生的時候,卻被確診肺腺癌。原本和朋友約定好明年春天一起出門旅游,但因為一場疾病,擱置了計劃。
一個月前,張阿姨開始咳嗽,吃了消炎藥后反而越咳越嚴重,女兒催促著去社區衛生院開點藥。到院檢查后,CT檢查發現了右肺上葉后段團塊狀高密度影、右肺上葉及中葉多發小結節。醫生建議轉到上級醫院進一步明確診斷。
11月1日,張阿姨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湖南省胸科醫院呼吸內科。經過系列檢查,最終被確診為肺腺癌。
湖南省胸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、主任醫師姚碧波表示,經過全院多學科討論以及一系列相關檢查后,張阿姨最終確診為肺腺癌。不幸中的萬幸是,張阿姨肺腺癌發現的相對及時,未發生轉移。呼吸內科與影像科、外科團隊共同針對張阿姨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研究,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。11月21日,為患者安排了手術,目前患者情況穩定,手術進展順利,為患者帶來更長時間高質量生存的希望。
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種,屬于非小細胞癌,較容易發生于被動吸煙的女性。肺腺癌大多起源于較小的支氣管粘膜分泌粘液的上皮細胞,因此大多數肺腺癌的早期病灶位于肺的周圍部分,呈球形腫塊,靠近胸膜。早期肺腺癌往往無明顯癥狀,病灶可能會很小,但診斷時多已是晚期,我們醫生習慣稱它為“小病灶、大轉移”。
那么,為何不抽煙不喝酒,肺癌為啥偏偏盯上她們呢?數據顯示,肺癌是女性第二高發的癌癥,僅次于乳腺癌,然而40~50 歲女性中肺癌患者人數接近男性。這就引出了一個很多人都沒意識到的女性肺癌誘發風險場地——廚房!
炒菜時,若在密閉的廚房環境,采取高溫油炸等烹調,PM2.5空氣污染測試數值平均接近800ug/m3。而這個數據已經到達點燃一支煙可以在人體周圍達到的污染水平。有毒煙霧長期刺激咽部和咽喉,損傷呼吸系統細胞組織,不加以保護很輕易使肺癌高發。國際專業雜志 Lung Cancer 上曾發表過相關研究:烹調油煙會讓女性非吸煙者的肺癌發生風險升高 3.79 倍。
此外,研究發現,女性被迫吸入二手煙、月薪收入,生育子女數,β-胡蘿卜素攝入量和維生素E均與肺腺癌發生有關。
專家建議,年齡大于40歲,至少合并一項危險因素者,屬于肺癌的高發人群,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。
① 抽煙年限×每天抽煙根數>100;
② 長期被動吸煙者;
③ 有職業暴露史(石棉、鈹、鈾、氡等接觸者);
④ 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;
⑤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彌漫性肺纖維化病史者。
預防肺癌關鍵在于遠離煙草(包括二手煙)、油煙、環境污染等易損傷肺部的危險因素。還可適當多吃含維生素、硒元素的食物,比如香菇、木耳等菌類,它們能為肺組織修復提供營養。尤其是硒元素,能保護肺臟,輔助抗癌。肺腺癌 “偏愛”女性,女性朋友們要好好照顧自己,打好呼吸道保衛戰。
通訊員李楊 陳亞男
來源: 瀟湘晨報
標題:不抽煙、沒有不良嗜好還是患上了肺腺癌?聽聽專家怎么說
地址:http://www.sme-os.com/kaoxiang/29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