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生和家長必看的
5大網絡安全提示
警惕各類網絡安全風險
高考
安全
指南
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,除了備考沖刺,考生和家長也要警惕各類網絡安全風險!
近年來,高考相關的網絡詐騙、信息泄露和網絡謠言等事件頻發,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考試甚至造成財產損失。
對此,上海網警特意整理了這份《高考網絡安全指南》,幫助大家避開陷阱,順利度過高考關鍵期!
1
個人信息保護
● 準考證、身份證切勿隨意曬
不要在朋友圈、微博、微信群等社交平臺曬準考證、身份證、考生號等信息,即使打了馬賽克也可能被技術手段還原。
? 真實案例:某考生因曬準考證導致個人信息泄露,被惡意篡改高考志愿。
● 警惕“高考大數據”釣魚網站
非官方渠道的“高考志愿預測”“分數線查詢”等鏈接,可能竊取考生信息或植入惡意程序。
正確做法:僅通過省教育考試院官網、學校官方渠道查詢信息,避免點擊陌生鏈接、掃描陌生二維碼。
2
防范電信網絡詐騙
高考期間,詐騙分子常冒充“教育局”、“高校招生辦”等身份實施詐騙,常見套路包括:
騙局1:“內部指標/補錄名額”
詐騙分子偽造“教育部紅頭文件”,聲稱有“內部錄取名額”,要求支付“保證金”。
真相:高考招生嚴格執行公開政策,不存在“內部指標”!
騙局2:“獎學金提前發放”
詐騙分子會冒充學校工作人員,以“發放助學金”為由,借郵件、短信等方式要求提供銀行卡信息或支付手續費。
真相:獎學金由學校官方渠道發放,不會索要手續費!
騙局3:“大數據志愿填報VIP服務”
詐騙分子聲稱可以收費提供“精準志愿推薦”,實際是騙錢后拉黑。
真相:志愿填報應參考官方發布的指南,警惕高價“保過”服務!
3
誠信考試,遠離作弊陷阱
● 警惕“高科技作弊”騙局
詐騙套路:不法分子通過社交平臺、小廣告等渠道兜售所謂的“隱形耳機”、“作弊神器”,聲稱能幫助考生“輕松通過考試”。
? 真相:這些設備要么是騙錢工具(收款后消失),要么是違法器材(使用即被抓)考場全程監控+信號屏蔽,任何作弊行為都難逃監管。
● 高考作弊的法律后果:
根據《刑法》第284條,組織考試作弊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!
考生購買、使用作弊器材,將被取消考試資格,并記入誠信檔案,影響未來升學、就業!
4
考后志愿填報階段
01
嚴防志愿被篡改
賬號安全:綁定手機+開啟短信驗證,避免使用簡單密碼(如“123456”)。
安全操作:填報后立即退出系統,并清除瀏覽器緩存。
02
識別“野雞大學”
部分虛假學校仿冒正規高校名稱,騙取學費。
查詢方式:通過教育部平臺核實學校代碼。
5
心理健康和網絡謠言
01
警惕“考題泄露”、“閱卷黑幕”等謠言
高考前后,社交平臺常出現“泄題”、“改分”等虛假信息,目的是制造焦慮或傳播病毒鏈接。
網警建議:不輕信、不轉發,發現謠言可向網信部門舉報。
02
家長群里的“政策文件”可能是木馬
詐騙分子偽造“高考改革政策.pdf”“最新錄取規則.exe”等文件,實則為病毒程序。
網警建議:只接收學校/官方渠道發布的通知,陌生文件勿隨意下載!
高考是人生重要時刻,安全無小事!請考生和家長:
保護個人信息,不隨意泄露準考證、身份證號。
警惕陌生電話、鏈接,所有信息以官方渠道為準。
志愿填報時做好賬號防護,防止被惡意篡改。
遇到可疑情況,立即報警或聯系反詐中心。
轉發給身邊的考生和家長,讓更多人遠離高考詐騙!
最后,祝各位考生:
來源: 警民直通車上海
標題:高考安全指南:考生和家長必看的5大網絡安全提示
地址:http://www.sme-os.com/kaoxiang/2781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