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國新聞網
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(記者 孫自法)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61712號的小行星,已經以中國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徽的名字命名為“劉徽星”,其命名儀式12月23日在北京中國科技館舉行。

“劉徽星”命名證書。中國科技館 供圖
“劉徽星”最初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盱眙觀測站于2007年11月5日發現。2024年9月,經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申請,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復,這顆國際編號為361712號的小行星得以以劉徽的名字命名,這是對劉徽及其代表的中國數學家的崇高敬意。
據了解,劉徽是中國古代魏晉時期偉大的數學家,中國古典數學理論奠基人之一,其《九章算術注》和《海島算經》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。此前,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于2021年5月批準中國在嫦娥五號降落地點附近月球地貌的命名,“劉徽”為8個地貌地名之一。

“殊方同致 數鑄文明”展覽入口。中國科技館 供圖
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通過中國科協推薦的劉徽誕辰1800周年紀念活動為契機,中國科技館聯合山東省科協、劉徽故里的濱州市人民政府、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共同舉辦“殊方同致 數鑄文明”展覽啟幕暨“劉徽星”命名儀式活動。
“殊方同致 數鑄文明”展覽,站在人類文明發展、中西文化交融互鑒的角度,圍繞數學與文明之間相生相伴的關系展開,通過互動展品、藝術作品、文物典藏、圖文影音等多元化方式,彰顯中國數學對于世界文明發展所貢獻的智慧,展示中西數學各美其美、美美與共的壯麗圖景,詮釋數學對于人類文明的重要意義。
觀眾從蘊含“天圓地方”哲學思想、“無限分割”數學思想的造型入口處步入展覽,走進數學文化情境,可在數學文明長卷中與10余位中西數學家邂逅:追尋數學的起源,拾起記數演變的歷史記憶,解讀古老文明的數字之謎,聆聽先哲們闡述哲學思想中的數學理念,進而探索數學的精妙,感觸數學的魅力,領略數學在運動與變化中的美妙影像。

“殊方同致 數鑄文明”展覽啟幕暨“劉徽星”命名儀式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行。中國科技館 供圖
中國科技館稱,“殊方同致 數鑄文明”展覽將在該館展出至2025年3月,后續將開啟全國巡展。依托該展覽,還將通過專家講座、科學課堂、文化體驗、科學表演等形式,舉辦“殊方同致 數鑄文明”數學文化主題月活動。(完)
標題:國際編號361712號小行星被命名為“劉徽星”
地址:http://www.sme-os.com/kaoxiang/176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