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去年,我們曾迎來的“龍年龍月龍日龍時”嗎?這是使用傳統干支和生肖紀法來標記年、月、日、時形成的有趣現象。而在明天(4月30日)9至11時,將迎來本年度首個“蛇年蛇月蛇日蛇時”,今年也會出現3次“蛇年蛇月蛇日蛇時”。

大家都知道,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干,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。甲子、乙丑、丙寅……壬戌、癸亥,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環組合得到60個干支,60就是一個周期——我們常說的一個甲子年也就是60年。
我國農歷至今仍沿用干支紀年、紀日,農歷年按干支紀法和生肖紀法命名,比如今年乙巳蛇年,后年是丙午馬年……農歷日按數序紀法和干支紀法命名。
天文科普專家解釋,當下農歷以朔望月作為劃分月份的標準,用數字來定月序。不過,兩千多年前,古人已采用十二地支來標記月份,并以冬至節氣所在的農歷十一月為子月——在古代,一年的結點在冬至,那天正南方的太陽降到全年最低點,所謂晝最短,夜最長,天地闔辟。以此類推,十二月為丑月,正月為寅月……再配合天干使用。

大家想必對《長安十二時辰》還有印象。我國古代同樣也用干支紀時,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,以十二地支循環紀時。對應到一天的24小時,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,子時為23時至1時,丑時是1時至3時……戌時對應19時至21時,亥時對應21時至23時。大家還聽過“幾更幾更”,19時到21時為一更,3時到5時為五更。

古人還把十二生肖與各個地支相對應,今年為乙巳蛇年,所謂蛇月、蛇日、蛇時,其實就是巳月、巳日、巳時。
今年的“蛇年蛇月蛇日蛇時”現象將出現3次,分別在4月30日、5月12日和5月24日的9時至11時。三次的間隔時間與干支紀日的方法有關——由于地支有十二個,因此每隔12天就出現一個帶“巳”字的日子。
轉自丨新民晚報
來源: 文匯報
標題:“蛇年蛇月蛇日蛇時”要來了,就在明天
地址:http://www.sme-os.com/weixiu/237660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