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薔薇風暴》海報
金融是現代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,做好新時代金融工作使命光榮、責任重大。怎樣通過講好金融故事,踐行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,對影視創作者而言是一項重要課題。近日,金融題材影視劇《薔薇風暴》正在熱播,向觀眾展示了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,金融領域從業者在其中的掙扎與堅守,折射出金融業的新時代前行軌跡。
《薔薇風暴》的劇情設定以2015年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展為背景,通過呈現基金公司、財經媒體、科創黑馬等行業各色人物的命運沉浮、成長蛻變,揭示了金融市場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,激發了對于職業道德、個人價值觀與公司利益沖突等話題的聚焦討論,產生了強烈的鏡鑒意義。
劇集開篇就對“抵房養老”的金融騙局進行了揭露,以此揭開金融行業的殘酷一角,也借此奠定了整部劇的寫實基調。這種騙局的出現是2015年來新興金融業態野蠻生長的產物,“抵房養老”包含了網絡借貸、眾籌融資、互聯網理財等對傳統金融格局產生了深刻沖擊和影響的新領域,劇集也借此警醒觀眾,對于新型金融領域需要慎之又慎。
隨著劇情發展,一系列跌宕起伏、高潮迭起的戲劇沖突隨之展開,關鍵事件環環相扣、互為因果,從一起婚變丑聞引發出基金從業人員的商業違規操作,進而牽出內幕交易、利益輸送等違規行徑,不斷將所有人物卷入其中,事件與事件互相牽制,人物與人物彼此制衡,草蛇灰線的伏筆在其后一一對應,梳理得井井有條。
此外,劇集還展現出金融市場的復雜、多變和充滿誘惑,不同的人身處其中面臨的不同抉擇。面對巨大的利益,財經主編謝琳慧堅守本心,堅持曝光企業造假信息和不規范行為,以至于被幕后黑手設局推至網友抨擊的風口浪尖。但更多人則是在各色誘惑中逐漸沉淪:面對金錢的誘惑,財經記者徐德林編造虛假新聞抹黑企業;面對權力的誘惑,副主編呂健勾結企業進行數據造假;面對實現理想的誘惑,智慧醫療創始人張宏達選擇使用走私元器件……深刻揭示了金融從業人員在義與利之間的艱難抉擇。在金融市場撥云詭譎的戲劇情境中,道德兩端的權衡、對壘雙方的交火、博弈過程的競合,被交織、放大,并通過多條故事線的交融與碰撞,呈現出強戲劇性、高可看性,觀眾在一波三折的劇情中,收獲了豐富的金融認知。
從2015年至今,市場環境的更迭、投資情緒的起伏、金融監管的規范,共同勾勒出我國金融市場成長蛻變的軌跡。劇中以2015年為起點,生動呈現出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后產生的違規亂象、企業“融資難融資貴”“風險高秩序亂”等矛盾。在現實中,為了在新形勢下更好地推動金融改革與發展,我國在2019年明確了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整體思路,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更是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、綠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養老金融、數字金融五篇“大文章”。
如今,我國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,持續推動金融事業高質量發展,金融業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,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提升,《薔薇風暴》正是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見證。相信隨著《薔薇風暴》乃至更多優質金融題材影視作品涌現出來,將推動更多觀眾了解我國金融改革的成果,共同為金融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。(銘文)
來源: 光明網
標題:《薔薇風暴》:用老百姓的視角見證金融發展的前行軌跡
地址:http://www.sme-os.com/dianshi/3718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