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6日迎來大雪節(jié)氣,冬天的第3個節(jié)氣,根據(jù)古書記載:“時積陰為雪,至此栗烈而大,過于小雪,故名大雪”,雖然不一定會下雪,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劇烈的氣溫下降,隨著天氣寒冷顯著、寒風凜冽,人們的生活起居和健康狀況也受到影響,因此,如何順應大雪節(jié)氣的變化進行保養(yǎng),變得尤為重要。

大雪至寒冬始,中醫(yī)提醒御寒防病注意這幾點

天氣寒冷時,可吃些益氣通陽的食物,有助于預防或治療風寒感冒。大蔥的蔥綠部分比蔥白部分營養(yǎng)含量高得多,但是從通陽和食療的角度來看,蔥白的效用更大一些,風寒感冒的很多食療方都含有蔥白入藥。例如蔥豉湯的主要成分就是蔥白。大蔥味辛,性微溫,具有發(fā)表通陽、解毒調味的作用,除了用于防治風寒感冒,對于腹痛、頭痛鼻塞、乳汁不通等癥狀也有一定的食療效果,但像數(shù)智慧中醫(yī)提醒:患有胃腸道疾病特別是胃潰瘍的患者則不宜多食。

大雪至寒冬始,中醫(yī)提醒御寒防病注意這幾點

大雪時節(jié)還可多吃點洋蔥、生姜、花椒、茴香等調味品,辛溫散寒、宣通陽氣。這類食材通常能夠增加血液灌流量、降低血液黏稠度,進而保護心血管系統(tǒng),不過上述食物容易導致口干上火,因此可以適量酌加深色蔬菜或涼性瓜類,比如菠菜、莧菜、花椰菜、白蘿卜和冬瓜等,都能夠矯正過度溫熱的食材。

大雪至寒冬始,中醫(yī)提醒御寒防病注意這幾點

大雪是適合食補的重要節(jié)氣,但每個人都適合進補嗎?其實補有分溫補、涼補和平補,必須根據(jù)個人的體質調整,才不會適得其反,像是陽虛、實熱、陰虛、陰陽兩虛的體質都有不同的補法。

對于陽虛體質,如果容易手腳冰冷、大便軟散、倦怠無力或舌頭胖大,屬于陽虛體質,比較適合“溫補”,像是當歸生姜羊肉湯、十全大補湯、藥燉排骨等藥膳。

對于陰虛或實熱體質,容易身體燥熱、大便干硬、口干舌燥或舌質鮮紅,屬于“實熱型”或“陰虛型”的體質,這時候反而要“消滯”或“涼補”,讓自己的腸胃通暢和滋陰補水,像是吃點木耳、百合、白蘿卜、海帶、冬瓜、白菜和水梨等食材,以免越補越上火,千萬不要跟著大家溫補。

大雪至寒冬始,中醫(yī)提醒御寒防病注意這幾點

對于陰陽兩虛體質,有些人則是怕冷又怕熱,精神萎靡不振、少氣懶言,容易消化不良、腸胃功能不適,屬于“陰陽兩虛”的體質,攝取過冷或過熱的食材都不適合,請先把腸胃顧好,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,可選用茯苓、芡實、山藥、薏仁、蓮子(四神湯組成)或白術、葛根或黨參等藥材來“平補”比較好。

大雪至寒冬始,中醫(yī)提醒御寒防病注意這幾點

冬天很多人會選擇吃鍋喝湯來進補,比如姜母鴨、羊肉湯、十全大補湯或藥膳排骨等,通常內(nèi)含當歸、川芎、枸杞子、小茴香、姜黃、干姜、胡椒、米酒、桂皮或花椒等成分,具有活血行氣、溫通脾胃和促進循環(huán)的溫補功效,但也因為其溫熱屬性,像數(shù)智慧中醫(yī)提醒,如果你正在急性發(fā)炎、高血壓、蕁麻疹、濕疹、有傷口、糖尿病或腎病癥候群等都不適合進補,而且過多的湯水容易導致胃內(nèi)壓力過大,進而使胃食道逆流加重。

大雪至寒冬始,中醫(yī)提醒御寒防病注意這幾點

其次,“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”,所謂藏精就是指藏腎精,腎精為生命之根、身體之本,意思是冬季養(yǎng)生應先補腎,精氣充盈后,提升身體機能來抵抗外來的邪氣,隔年身體就會好。這里給大家分享幾個穴道,每日按一按可以滋陰補腎好過冬。

大雪至寒冬始,中醫(yī)提醒御寒防病注意這幾點

太溪穴:位于腳內(nèi)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。屬于足少陰腎經(jīng),此穴經(jīng)氣最旺,具有滋腎陰、補腎氣、壯腎陽的功用。

涌泉穴:把腳趾向下卷起,腳底板的前1/3中央會出現(xiàn)一個凹陷處,就是涌泉穴。屬于足少陰腎經(jīng),此穴可以養(yǎng)腎精、消除疲勞、改善手腳冰冷。

足三里穴: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。屬于足陽明胃經(jīng),具有健脾和胃、補益氣血的功效,可改善腸胃機能,促進營養(yǎng)吸收及代謝,提升免疫力。

專家表示,冬天是陽氣潛藏、養(yǎng)精蓄銳的季節(jié),古籍有言“冬時天地氣閉,血氣伏藏,人不可勞作汗出,發(fā)泄陽氣”。因此,不能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功能。大雪節(jié)氣運動養(yǎng)生應做到動靜結合。

此外,“養(yǎng)藏”乃冬日起居的主旋律,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強調“冬三月,此謂閉藏,水冰地坼,無擾乎陽,早臥晚起,必待陽光”。此時應當比夏日較早入睡,最遲不可晚于子時(晚上11點)睡覺;而早上如條件允許可至天空發(fā)白才起,以利于陽氣潛藏、陰精蓄積。但所謂“晚起”并非指毫無節(jié)制睡到早上8、9點甚者正午后方起。在穿衣方面,要根據(jù)氣候和環(huán)境變化適時添減,以免衣著過少,外感風寒,損傷陽氣;衣著過多,腠理打開,陽不得藏。同時也要多曬太陽,太陽之精能壯人陽氣,多曬太陽能使全身氣機調和暢達。

大雪至寒冬始,中醫(yī)提醒御寒防病注意這幾點

通訊員李松濤

來源: 瀟湘晨報

標題:大雪至寒冬始,中醫(yī)提醒御寒防病注意這幾點

地址:http://www.sme-os.com/bingxiang/28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