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
查干湖是吉林省的漁業生產基地,查干湖冬捕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馬拉絞盤、冰下走網,延續千年的傳統捕撈方式和漁獵文化傳承至今。
又是一年冬捕季,吉林多地最近都在熱火朝天地展開冬季捕魚作業。總臺記者探訪“查干湖冬捕第二十代漁把頭”張文,來看他與查干湖的40年。
元旦前到春節,差不多是吉林松原一年到頭最冷的時候,61歲的張文穿戴上久違的羊皮襖、狗皮帽,出門時,剛剛6點多。
夜色籠著結冰的路,張文走得又輕又快。他是查干湖冬捕第二十代漁把頭,這腳步,他練了四十多年。
01
捕魚的活兒,張文已經有3年多不直接上手,但每年的這個時候,他得在。7點多,天透出一點亮,4張網,兩百多人,整裝待發。
漁把頭識冰的功夫,來自師父,也來自歲月。張文一雙眼,看定了冬捕范圍,兩名漁工手扶20多公斤重的冰镩,在近1米厚的冰面上開鑿磨盤大的洞。冬捕開始了。

△漁工正在鑿冰
漁工鑿冰、冰下走網、馬拉絞盤,對外行,這是漁人在冰原上展示力量與技藝的奇觀;對張文,這是寫在血液里的生計。“祖祖輩輩,我們查干湖這一塊都是打漁的。我們沒有什么別的營生,爺爺輩兒就擱這塊打漁了。”
張文的童年里,查干湖總沒有水,裸露的湖底蓋著一層厚厚的鹽堿。小小的張文拿著掃帚掃堿面,拿回家熬成幾個坨,能賣一毛多一斤。窮成這樣,他也沒跑。爺爺捕魚,爸爸捕魚,張文等著,長大了自己也要捕魚。

△張文
1980年,17歲的張文正式成為查干湖的漁工,他有了自己的師父,在師父領著的幾年里,一點一點學會了冰上的技術。
1984年,人工運河貫通,松花江水涌入查干湖,查干湖又是“大湖”了。那個冬天,張文摩拳擦掌,學著師父的樣子鑿冰。結果他發現,冰干干凈凈,冰下,也干干凈凈。
“當時查干湖根本就沒有魚,最多也就有一點野生小雜魚。”盡管經驗不足,張文也明白,等著魚兒自然繁殖是來不及了,查干湖想存活,那就得“想思路”。
02
這“思路”,一想就是8年。湖里沒魚、日子越過越難,到1992年,“投放魚苗”的方案終于獲得一致通過。為買魚苗,漁場貸了整整500萬元,這是個讓年近而立的張文深感震撼的數字。
投苗、禁漁,到1995年,漁場開始試捕,單網次的產量達到從未有過的6萬多斤。“1995年那年我們就回本了,不光是回本,我們還盈利了。”張文忘不了當時的激動。

對于張文,1995年是一個太好的年份。也是在這一年,才32歲的他當上了漁把頭。冰面廣大,漁把頭的心要更大。漁場上事無巨細,把頭都得拍板——從漁網的尺寸、重量,到每張網的52名漁工的分工,每件事該怎么辦,每個人擅長什么,張文心里一清二楚。
“你不細致,就打不上來魚;不精細,你的漁網扔進水里,可能就撈不出來了。”張文時刻保持著清醒,他身上綁著許多家庭的收成:“一年的收入也就在一個月里決定,過了年關開湖了,就沒機會了,時間不等你。收成好不好,都在把頭身上。”

漁把頭不好干,這是接下來的七八年里,查干湖一遍遍給張文上的課。
“1998年一場大水,嫩江漲水倒灌,我們的魚苗基本上沒剩什么。2000年下了場暴風雪,因為積雪太厚,魚就缺氧,2001年我們滿湖全是死魚。后來剛剛有點起色,到2002年又是一場魚虱。”天災連連,張文記憶猶新。
熬堿長大的他,經歷過更糟的時候。天災打不服他。
“我們還要挺過來,我們還要堅持,有水就不愁沒有魚,一定有好轉的那一天。”在張文看來,“把查干湖搞起來”的決心無關漁把頭的身份,就算是普通工人,他也這么想。
03
2002年,查干湖終于迎來轉折。前一年開始,漁場又一次投放大量魚苗,兩三年后成效明顯。隨著魚群數量增長,查干湖有了自己的“免疫力”,順順當當走過二十多年。“不敢想象,”張文感嘆,“我們過去誰都不敢想象,我們現在什么都實現了。”

千米大網在水下蔓延,張文的視線轉到出網口旁的絞盤和馬兒身上。零下20℃,漁工輪流在冰面停留,拖拽漁網的力氣,主要靠馬。
張文說,千年的傳統,至今仍在查干湖保留著:“我們用的是最古老、最原始的人工鑿冰、冰下走網、馬拉絞盤。2000米的大網怎么把魚打出來,只有我們知道。”

△馬拉絞盤
2009年,張文創造了單網產量16.8萬公斤的吉尼斯世界紀錄,這是一個早已被打破、卻沒有人去改寫的紀錄。到今天,查干湖上單網打出20多萬公斤魚是常事。
留下一個高產的紀念,緊接著攀向更高的地點,張文覺得,后面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:“我們現在一年投放1000萬尾魚,一尾一年能長2斤。我們一年才打300萬斤到400萬斤魚,魚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我們捕魚速度。很多人說查干湖的魚咋越打越多,你算算,我們肯定越打越多。”

△張文(右二)和漁工們在一起
2018年,張文將“一號網”的傳承重任交給了徒弟,一開始手把手帶,這兩年,他已經放下心來。但每年冬捕季,這片熟悉的冰面總在輕輕撓著他的心。“查干湖冬捕第二十代漁把頭”,這是一個永遠屬于他的稱呼。
查干湖里漁網的網眼,早已從1寸變成6寸;每年水里多出的幾百、上千萬斤魚,讓今天領頭的徒弟再不用擔心天災。千帆過盡,張文知道,他從沒嫌棄過的這個漁場,剛迎來最美的時候。


本文來源: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
記者丨古麗
標題:年年冬捕的查干湖,魚為什么越打越多?
地址:http://www.sme-os.com/bigualu/45581.html
